• 1
  • 1
  • 1
  • 1
  • 1
党史理论知识

深刻认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4日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论断,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明确其基本内涵,遵循其基本要求。

一、充分认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必要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十分重要,哪个都不能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指导性,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科学的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只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面临着转型困境,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去激活其精华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分必要,且具有必然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融通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从价值观念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注重“知行合一”的理念以及“革故鼎新”的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容是相通的。从社会发展理念上看,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和中国古代先贤追求的“大同”社会是相融合的。从重视人的主体性上看,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对人主体性的强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相通。从思维方式上看,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者道之动”“相反相成”“叩其两端”等是明显相通的。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这里所论及的中华文明,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无疑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三是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四是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和有机组成部分,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二、明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多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主要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这些专题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遵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从学习和实践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概括,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

其次,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六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全面概括,比如,关于“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思想,关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思想,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德治国、以文化人思想,关于“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思想,关于“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思想,关于“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明确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和内容,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遵循。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质是要继续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将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指导思想。正是在其指导下,我们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同时,“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也永无止境”,因此,在新的征程上,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下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从而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遵循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从根本原则上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这是从根本上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态度。同时,受历史和时代条件限制以及人的认知水平的制约,传统文化中无疑会存在陈旧的、糟粕性的东西,在研究和对待传统文化过程中,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和辨别。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辨识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部分,继承、吸收其中的优秀成分。

从基本方法上说,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就是“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遵循。创造性转化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一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当代文化,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二是改造其内涵和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三是用新的方式和符合大众需求的形式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创新性发展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主要包括:一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二是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精华,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从基本路径上说,要通过形式与内容的转化,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一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继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符合民族习惯的语言风格、表现方式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今天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要准确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风格,继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继续充实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毛泽东通过实证与考据方法对班固《汉书》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实事求是”新的内涵,并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新的征程上,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范畴,在内容上充实马克思主义。

来源:《求知》

上一条:全过程民主的理论逻辑与时代内涵 下一条: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民主标识

关闭

新城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邮编:010051

金川校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工业园区 邮编:010080

准格尔校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 邮编:010321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
  • 版权所有© 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
  • 蒙ICP备05000412